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武汉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谢逸枫:拿地销售比40%红线能否禁止千亿房企未来攻城略地?

来源:房掌柜  整理 武汉房掌柜  2021-07-30 15:50:25
[摘要]2021年监管部门对于“三道红线”试点房企重点盯上了三个维度,一是当年累计权益拿地金额不能超过累计权益销售额的40%。二是过去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能连续为负。三是每月上报商票数据。

  2020年8月20日开始,2021年监管部门对于“三道红线”试点房企重点盯上了三个维度,一是当年累计权益拿地金额不能超过累计权益销售额的40%。二是过去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能连续为负。三是每月上报商票数据。

  22城宅地集中供应的第一批已经结束,财大气粗、资源实力强、强强联合的头部千亿以上房企成为最大赢家,中小房企被挤到五六七八九线小城市。其结果是地价上涨、土地集中于少部分房企、一二线、三四线核心城市土地火热供不应求,其他城市供应过剩。

  果不其然,笔者之前就说过,三道红线控制着千亿以上的房企销售、资金链、现金流、融资、债务、拿地,其目的就是防止爆发房地产金融风险,实现房地产实体、金融协调发展。可谓是2020-2023年最为头痛的金融监管政策。

  image.png

  按照CRIC数据显示,“集中土拍”下,TOP30房企在20个城市中共拿下273幅含住宅的地块。其中碧桂园6宗、万科30宗、融创41宗、保利21宗、中海10宗,这些房企也在参加“三道红线”约谈房企名单之列。

  问题是房企在三道红线、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制度、严控保险、信托、基金进入房地产的高压之下,2020年-2023年的三年里面,如何实现融资、还债、拿地,保持业绩、市场份额,扩大市值,不被竞争对手超越。

  去年、今年是债务控制年、拿地控制年,预计千亿房企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融资紧、降债务、难拿地。由于销售加快、支出减少,手上的现金部分用于还债,部分的现金用来拿地,投资开发项目,融资难会影响房企拿地速度。

  2020年8月20日,形成了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即“三道红线四档两观察”。“三道红线”,即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按照踩线情况,房企被分为“红、橙、黄、绿”四档。

  “两观察”则指若连续三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拿地资金总额超过销售总额40%,房企需提供近半年购地资金来源和后续购地缴款资金安排。之前,新城控股等12家房企,均在业绩会上称“拿地金额基本控制在年销售额40%左右”。

  供给侧压着房企投、融两端降杠杆、降债务,需求侧影响居民买房贷款利率,本质上是旨在稳定房地产市场健康秩序,最担心是供应下降,导致未来供不应求。因为过去20年调控,每次供应端 收紧,结果就是房价后面一轮大爆发。

  其一是土地新规则,买地金额销售额40%红线。

  所谓‘两观察’即房企拿地金额不超过销售额的40%、三年内经营性现金流为正。绿档房企不用考虑‘两观察’。这意味着,拿地销售比不超40%过去是观察指标,需要试点房企自控及上报,此后将加入考核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拿地销售比的计算依据为权益口径,而非全口径统计数据。按照中指院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50家代表企业拿地销售比均值(权益口径)降至29.3%,低于40%红线,较去年同期下降12.3%,拿地强度明显下降。

image.png

image.png

  在三道红线和集中供地背景下,房企拿地更趋谨慎。首批12家试点企业,拿地销售比均值为28.8%,低于40%红线,其中仅保利、华润、华侨城略高于红线。与上年同期相比,试点企业拿地销售比均值显著下降,降幅超10%。

  根据拿地金额看,2021年上半年行业前十名为万科、保利、建发、绿城、华润、招商、碧桂园、融创、金地、中海(7家为央企或国资房企。这些企业具备融资优势,若位于绿档则不用考虑“两观察”,因此,整体影响小。

  拿地销售比40%红线可进一步约束大房企过度、高杠杆、高债务的投资行为,抑制土地市场非理性因素,矫正企业盲目扩张的行为,从而达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的。整体来看,针对房地产的监管已全面进入深水区,尤其是金融层面。

image.png

image.png

  按照克而瑞主流房企拿地销售比统计显示,2021年上半年超过40%的房企就有13家,其中有两家拿地最为生猛、超过90%,分别是卓越集团和越秀地产;建发地产紧随其后,超过70%。超过50%的,有绿城中国、中骏集团、新希望地产、中交房地产、招商蛇口和华润置地。

  徘徊在40%~50%的有4家,龙光、融信、雅居乐、中国铁建。另有11家房企比例在30%~40%之间。7月20日,宋都股份宣布退地,这是“集中供地”以来的首个退地案例。可见高溢价、低利润地块,大部分房企都在承压。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根据买地金额不得超年度销售额40%上限,2021年上半年拿地30强房企中,有12家已经过线。一类是“零踩线”央企国企队,它们资金充裕,成为此轮拿地主力,如招商蛇口、华润置地、越秀地产、建发房产。

  另一类则是不惜冒着“踩线”风险,也要冲刺规模的房企,这部分占了多数,如卓越集团(拿地销售比93.8%)、绿城中国(65%)、中骏集团(57.9%)、中交房地产(52.1%)、新希望地产(52.6%)、融信集团(45.3%)、雅居乐(45%)等。

  其二是房企如何突围,多元化融资拿地渠道。

  下半年,房企更加依赖销售端,可以多考虑量入为出、审慎拿地、加大营销、紧抓回款。政策限制了公开市场和收并购拿地渠道,房企可拓展其他渠道获取土储。一是加大合作力度,尤其是与金融机构、房企合作。二是旧改将成为政策新风口。三是协议拿地,一级土地市场。

image.png

  22城宅地集中供应与三道红线的土地拿地新规则之下,定会影响到房企第二轮、第三轮集中拍地的抉择。未来“另类”方法去规避拿地这道“红线”已经是不可避免,因为房企要发展,要业绩,要规模,有收入。

  最简单的就是自己不拿地,然后介入其他房企的项目、土地合作、股权合作,代建合作,才能够通过这类合作的方式扩大业绩,保持市场竞争力。由于拿地方式没有完全堵塞,是没有被列入“限购”范围,城市更新、产业新城、小镇、养老、旅游等多方面获取土地。

  房企寻求险资、内资、非房企的合作会增加,险资拿地,房企参股,全程操盘。除了投资买地的金额不超过年度累计销售的40%,监管层还有另一项观察指标:经营性净现金流为正。这是企业的自身造血能力,代表长期健康程度。

  7月22日的报告,加快完善“稳地价”工作机制,优化土地竞拍规则,建立有效的企业购地资金审查制度。“三道红线”是对不同档次房企的财务健康状况进行体检,帮助企业做好财务管理。一年下来,试点企业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现金短债比三项核心经营财务指标明显改善。

  2021年下半年,被纳入“三道红线”试点的十几家重点房企,已被监管部门要求买地金额不得超年度销售额40%,还包括通过收并购方式获地的支出。意味着拿地金额超过销售金融40%,就不能拿地,不能拿地对于千亿房企是非常可怕的。

  把拿地与销售挂钩,对“三道红线”的有力补充,倒逼房企主动降杠杆,防范系统性风险。可以起到对2021年第一轮集中供地模式打上补丁。按照克而瑞统计2021年1-6月房企拿地数据显示,百强房企在双集中供地带动下投资积极性虽然显著回升,平均拿地销售比达到0.3。

  

image.png

  各梯队的平均拿地销售比仍均低于0.4。尤其31-50强、后50强的平均拿地销售比甚至未到0.3,而拿地积极性最高的21-30强房企平均拿地销售比仅为0.37。按照新规要求的拿地金额不得超过销售额40%,实际上对于行业整体影响并不大。

  2018-2020年,百强房企的平均拿地销售比分别为0.38、0.34和0.3,均未达到0.4,新规留给大部分房企拿地的空间仍较充裕。2021年上半年拿地销售比超过0.4的占24%,主要包括两类房企,一是规模较大的国企、央企。另一类则是区域深耕型的规模房企。

  2021年上半年百强房企中有41%的房企拿地销售比不足0.2,受到政策影响极小。保证现金流稳定和拿地成本可控的情况下,可以在第二、三轮集中供地中伺机增储,同时迎来优化土储结构的良机。由于三道红线均踩线的“红档”,企业还是应以调节自身财务情况、缓解现金流压力、加强销售为工作重心。

  其三是融资收紧,加杠杆受限。

  政策的不断收紧,前期加杠杆、盲目拿地扩张的房地产企业将受到巨大冲击,行业格局有所调整。2018年以来,到2021年上半年,5家千亿房企债务违约。“345”政策的出台,目的是控制房地产企业杠杆水平,防止因大肆举债出现违约风险。

  房企融资“三道红线”试点推出,意味着房企融资渠道面临全方位监管。2020年-2023年部分千亿房企以降负债、慎拿地、销售为王。实际上,房企加强销售和回款,除了有保证现金流的考虑,还有降负债的目的。使得房企的资金越来越“宝贵”,前端投资的重要性大大提高。

  2020年8月20日“345”的“三道红线”控制之下千亿上市民企。参加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的房企包括12家,分别是碧桂园、恒大、万科、融创、中梁、保利、新城、中海、华侨城、绿地、华润和阳光城。

  特别是高杠杆、高债务、高周转(短平快)的12家千亿房企。以2019年末数据为基准,销售排名前50位的房地产企业中,均未超过警戒线的有11家,超过1条警戒线的有15家,超过2条警戒线的有8家,超过3条警戒线的有15家。

  12家房企中,“三道红线”位于红档的是4家房企,某大、融创中国、绿地控股、某梁。位于橙档的是阳光城、位于黄档的是碧桂园、万科、新城控股。位于绿档的多位央企系房地产公司,包括保利发展、中海地产、华润置地、华侨城。

  对这12家房企将进行融资债务总规模的控制。企业需于2020年9月底上交降档方案,包括一年内如何降档、三年内如何全面完成符合“三道红线”的调整。若未达标,监管层将要求金融机构对相应房企的全口径债务进行限制。2021年1月1日起全行业将全面推行相关规则。

  其四是“三道红线”标准,12家房企。

  2020年8月20日,为控制房地产企业有息债务增长,设置“三道红线”。参与此次座谈会的12家房企成为首批试点企业,分别是碧桂园、某大、万科、融创、某梁、保利发展、新城控股、中海地产、华侨城、绿地控股、华润置地和阳光城。

  2020年最后一天,有关部门再次召开关于“三道红线”座谈会,表示将对试点企业扩围,数量可能会从12家扩大到30家。恒大、融创、阳光城、碧桂园、万科5家企业参加了第二次座谈会,此外还新增了华夏幸福、金茂、世茂、招商蛇口、龙湖等房企。

  “三道红线”下,房企纷纷将“零踩线”、降负债列为头等大事。融资新规虽能有效控制企业表内财务杠杆,但房企仍有可能通过表外负债方式获得外部资金。此外,房企采用联合营模式的大部分重要信息并未公开披露,有可能加大市场评估开发企业真实信用指标的难度。

  根据监管部门2020年8月20日出台新规控制房地产企业有息债务的增长,设置“三道红线”。房地产企业的“三道红线”为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

  按“三道红线”,试点房地产企业分为“红、橙、黄、绿”四挡。以有息负债规模为融资管理操作目标,分档设定为有息负债规模增速阈值,每降低一档,上限增加5%。即如果“三线”均超出阈值为“红色档”,有息负债规模以2019年6月底为上限,不得增加。

  “二线”超出阈值为“橙色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5%。“一线”超出阈值为“黄色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10%。“三线”均未超出阈值为“绿色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15%。


分享到:
责任编辑:王新娴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一手猛料抢先看!汉口正二环全新改善盘即将入市!
  2. 2武汉城建·万科|云泊江岸项目西侧教育用地正式移交,共绘未来教育美好蓝图
  3. 3乐享家 金地华中“颜值派的春日影像诗”系列获奖名单发布
  4. 4金喜服务丨阳春三月好时光 金喜服务好贴心
  5. 5卷疯了!大汉口惊现第一个【四代住宅】试点!

新闻推荐

  1. 1武汉公积金迎来重磅利好!贷款额度上浮20%
  2. 2前两月全国宅地成交下降近两成,但一二线城市逆势上涨四成
  3. 3名单公布!你住的小区上榜了吗?
  4. 4又现开盘日光!4月预计5个纯新盘待入市
  5. 52月70城房价出炉
  6. 6湖北高企百强,约三成来自光谷
  7. 7重磅!李强总理首份政府工作报告定调房地产
  8. 8事关住房保障!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声
  9. 9湖北自贸区“扩容” 武汉首个,正式挂牌!
  10. 10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将又增一座!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