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武汉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国内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城市基础建设向民资开闸 投资回报率难有吸引力

来源:  中国经营报 武汉房掌柜  2013-08-17 10:02:57
[摘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吸引各类资本参与。”这一由国务院常务会议传递出的明确态度,意味着以往政府独揽的基础建设投资领域敞开了大门。

  温州今年3月开建国内首条“民资”参股的城市“轨道交通”。为了保障投资者的投资回报,温州市财政建立了10亿元的专项偿付准备金。同时,在市域铁路S1线项目轨道沿线,划出了专门土地,出让给温州市铁投集团,以土地开发收益确保支付股东的年固定回报收益、偿还银行贷款本息等运营需求。

  民资入场叫好不叫座的原因,在黄伟建看来:“现有政府大多以借款的方式来吸引民资,民资则表现相对谨慎。如果坚持‘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来吸引民资,投资者或对能获得分红等收益也比较有兴趣。”

  温州一家企业负责人也对记者坦言,投资除了看项目安全性外,主要看重投资回报率。

  周德文建议对民资设置一定回报率。“政府可以对民资设置合理的回报,兼顾他们的合理回报诉求。”他说。

  周德文向记者举例说明,如随着轨道交通开发,周边地价增值涨价,政府可以拿出一块地作为企业补偿或抵押物,以增加民企的积极性,否则无法吸引民资。

  城铁建设能带来的溢价效应在房地产上体现得最为明显。2004年,武汉轻轨1号线开通,年内沿线房价涨幅最高达140%;2007年,北京轻轨5号线开通,推动沿线物业平均升值40%以上; 上海莘庄的楼盘,在地铁开通后房价的涨幅超过了50%;沿线房价同比上涨126%。

  “因为随着轨道交通的建成和通车,将为沿线区域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与资金流,同时也会提升城市价值与地租,抬高消费者预期来推动沿线房价的上涨。”有业内人士表示。

  而在目前的地方财政收入中,有些地区甚至80%以上的税收来源与土地相关。显然,政府是城市轨道交通建成后,附加价值的直接受益者,能否让民间资本也同样从中获益,在业内人士看来,适合的利益分配方案将有助于提高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建设的意愿。
 

分享到:
责任编辑:江迪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高端住宅走出独立行情:“90后”买家占比达三成
  2. 2最新!百强房企销售下滑,近7成未拿地
  3. 3自然资源部发文 高库存区域供地暂停 哪些城市受影响?
  4. 4今年武汉线上房展会新增“旧房换新房”专区
  5. 5武汉公积金政策调整!事关商转公、异地贷!
  6. 6部分城市国资“下场”收旧房
  7. 7约60城已阶段性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有银行甚至表示最低可降至3.1%
  8. 8武汉公积金迎来重磅利好!贷款额度上浮20%
  9. 9前两月全国宅地成交下降近两成,但一二线城市逆势上涨四成
  10. 10名单公布!你住的小区上榜了吗?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