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武汉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武汉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地铁成网共享单车打通最后一公里 武汉“有车族”逐渐转向公交绿色出行

来源:  湖北日报 武汉房掌柜  2017-08-08 09:34:43
[摘要]图为:昨日,在武汉市雄楚大道BRT快速公交专用道,右侧的三股车道全部供BRT和常规公交使用,通行效率较左侧的社会车道大大提升。 图为:在武汉地铁2号线街道口站出口外,大批共享单车停放于此,迎候晚高峰大批“ ...

  省下一半交通费

  共享单车打通“最后一公里”

  不过,武汉地铁发展起步慢、欠账多,覆盖面有限,不少距离地铁站5公里以上的居民出行,仍在开车和“步行+地铁”间纠结。

  家住武昌区东湖路黄鹂小区的翟先生就是其中一例。他是一家商业咨询公司的业务经理,每天奔波于武汉三镇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拜访客户不能迟到,出行效率要排在第一位。”

  2013年底,地铁4号线开通,东亭地铁站距黄鹂小区仅1.5公里,可翟先生尝试了一次就放弃了。“这1.5公里是一段长坡,看着近、走着远,从出门到地铁站需要20多分钟,再算上安检、候车,并没有节省多少时间。”

  今年春节后,共享单车的出现改变了翟先生的想法,“仅用10分钟就能骑到地铁站,随停骑走,且地铁已经覆盖中心城区大部分区域,时间和成本的优势更加明显。”

  如今只要不出三环线,翟先生跑业务都不开车,“出行时间相当,成本却节省了一半”。他特意给记者算了笔细账:

  以前每天开车,1.6L排量的私家车一月需加油3次,每次270元左右,合计810元;过江购买了ETC年票2100元,每月175元;22个工作日每天在外停车至少3小时,花费15元,每月330元;常在路上跑,违章罚款少不了。这样算下来,每月出行开支1500元 左 右 , 占 月 收 入 的15-20%。

  如今,翟先生每月开车仅两三次,一箱油能管一个月,每月油费300元;不再购买ETC年票,每月按次计费不到60元;坐地铁每天刷卡15元封顶,每月330元;骑共享单车有各种优惠,每月成本不超过30元。合计月出行成本仅720元,比以前节约了一半。

  武汉市交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武汉正逐步建立“快、干、支、微”四级交通网络:“快”即是轨道交通、BRT、有轨电车;“干”是主干道上接驳地铁的公交线路;“支”为公交支线,次一级道路上的公交线路;“微”则是微循环,重点解决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

  这位负责人说,近年来,武汉市在“微”上下了不少功夫,包括开设微循环公交线路、发展公共自行车等,但并未真正解决出行痛点。直到共享单车的出现与普及,才真正解决了这一难题,“不仅激发了市民绿色出行的热情,也释放了前期公交建设成果的综合效应,让更多市民感受到公交出行带来的便捷。”

  省时近一半

  BRT成“避堵”南湖新捷径

  武昌南湖片区是武汉市出行量最大的居住片区之一,全天出行总量达85.7万人次。然而,这里三面被铁路线合围,同时受到河湖阻隔,导致对外通道严重缺失,也由此成为武汉市最为拥堵的区域之一。

  家住南湖金地格林小区胡先生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在南湖坐公交出行比开私家车还痛苦。每天一到早高峰,栅栏口、晒湖、岭南路、珞狮南路、雄楚大道等周边涵洞和道路拥堵不堪,私家车、公交车都堵得动弹不得,“要出南湖至少需要60分钟,这种情况下还坐公交,铁定迟到。”

  受此影响,目前,南湖地区居民乘坐常规公交全天出行量仅16.8万人次,占总出行量的比重不足20%。

  地铁2号线开通后,胡先生曾尝试骑电动车从金地格林到地铁2号线街道口站换乘,全程4.3公里,耗时约15分钟。不过电动车停放、保管成了麻烦,胡先生的车曾被偷过,损失了几千元钱,只得放弃。

  去年下半年,武汉首条BRT快速公交——雄楚大街BRT走廊线路开通,胡先生的出行难题这才得以破解。如今,他每天从小区骑共享单车到雄楚大道书城路站,乘坐BRT到武昌火车站换乘4号线,全程仅需半小时,成为“避堵”南湖的最佳路线之一。

  武汉市交委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南湖片区正在建设8号线二期工程,工期需3年左右。为弥补地铁建设周期慢、常规公交效率不高等短板,武汉市在雄楚大道布局BRT这一中运量的公共交通工具。去年下半年,雄楚大街BRT走廊线路开通,全长13.6公里,目前单日客运量最高达8万人次,有力缓解了沿线部门居民的出行难题。

  7月28日,华中地区首条现代有轨电车——全长16.86公里的武汉“车都T1线”也正式开通试运营,目前单日客运量最高已突破1万人次。

  集齐8种公共交通工具

  武汉公交分担率接近60%

  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来看,鼓励有车一族在工作日转向公交出行,被认为是有效治堵方式之一。

  在我国,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私家车需求迫切,“户均一台车”成为不少家庭标配。为破解城市拥堵难题,一些城市先后出台了限购、限牌等强制举措。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市民绿色出行。

  早在2007年,武汉市就响应国家号召,将每年9月22日定为“无车日”,并在城区划定部分道路禁止私家车辆通行。有绿色环保组织还安排市民“上缴”车钥匙,体验一周无车生活,以此唤起绿色出行的意识。

  然而,由于公共交通的不发达,无法满足市民高效、舒适的出行需求,这些举措均不了了之。其中,“无车日”的限行区域不断缩减、外迁,最后仅剩郊区一条路限行(2012年9月17日本报报道)。

  转机从2012年开始出现。当年底,地铁2号线开通,武汉正式迈入“地铁时代”,并获批建设全国“公交都市”示范城市。

  过去5年来,武汉不断加大公共交通的投资和建设力度,已逐步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轮渡、出租车为补充,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等慢行交通工具为衔接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目前,武汉市已拥有常规公交、无轨电车、地铁、城铁、轮渡、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有轨电车和BRT快速公交等8种公共交通工具,基本囊括了国内所有公共交通方式。

  从数据上看,武汉市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为237万人次,常规公交399万人次,轮渡2.4万人次;出租车85万人次;BRT最高峰8万人次,有轨电车最高峰1万人次;公共自行车日最高骑行量突破30万人次,共享单车投放总量达59.35万辆,日均骑行量突破100万人次。

  公共交通分担率是指城市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包括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的出行量占总出行量的比率,是衡量公共交通发展、城市交通结构合理性的重要指标。据武汉市交通科学研究所统计,该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已由2014年的55.1%提高至2016年的58.60%,今年受共享单车等利好因素影响,公交分担率有望突破60%,达到全国“公交都市”建设试点要求。


分享到:
责任编辑:蒋玲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高端住宅走出独立行情:“90后”买家占比达三成
  2. 2最新!百强房企销售下滑,近7成未拿地
  3. 3自然资源部发文 高库存区域供地暂停 哪些城市受影响?
  4. 4今年武汉线上房展会新增“旧房换新房”专区
  5. 5武汉公积金政策调整!事关商转公、异地贷!
  6. 6部分城市国资“下场”收旧房
  7. 7约60城已阶段性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有银行甚至表示最低可降至3.1%
  8. 8武汉公积金迎来重磅利好!贷款额度上浮20%
  9. 9前两月全国宅地成交下降近两成,但一二线城市逆势上涨四成
  10. 10名单公布!你住的小区上榜了吗?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