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武汉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楼市快递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从一个故乡到另一个故乡 迁徙中的90后看淡乡愁

来源:中国青年报  郭路瑶 江山 杨海 武汉房掌柜  2017-02-09 10:20:01
[摘要]脱离故乡引力 我一直认为,自己似乎没有资格对故乡评头论足。 11岁离家求学至今,我的步子越来越远,踏上过父辈从未涉足的诸多土地。我在巴塞罗那睡过陌生人的沙发,在清冷的雨天搭过从巴黎到布鲁塞尔的便车。但 ...

  被誉为“省粹”的麻将,一直牢牢占据着四川人过年的大把时光。坦白说,老家的年味一直挺淡的。除了年夜饭和腊肉香肠麻将,几乎再没什么称得上过年的标志了。尤其这两年,迅速老龄化的居民对雾霾越来越关注,PM2.5指数迅速取代“吃了没得”成为新的聊天见面问候语,连带着,春节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都少了。

  这本该是件值得欣喜的事。可当我来到烟雾缭绕、刺鼻呛人的麻将桌上,分享喜悦的念头却是一点儿也不剩了。有亲戚问我,北京的雾霾和成都比,哪个更胜一筹?

  我答:“各有千秋。”

  一片笑声很快被手搓麻将的声音盖过。

  我有点儿算不清这是我被强迫拖上的第几个麻将桌了。老家的人似乎对打牌有发泄不完的热情。吃完年夜饭干啥?打牌;亲戚来串门干啥?麻将长牌玩起来。从深圳飞回来的小姑姑,甚至为了大家搓麻将方便,花几千块钱在家里买了一台“机麻”。

  于是,灯会被消解了,大年初一的登高望远被消解了,十几二十几口人被分解成麻将、长牌和斗地主的阵营,“各自为政”。小孩子低头玩手机,耳朵里插着耳机,电视兀自播放着春晚,一年就这样过去了。

  作为已经工作的人,我被架上了一个又一个牌局。同龄的表姐希望打“大点儿”,因为筹码太小会“犯瞌睡”,她最近的战绩是打牌一两个小时,赢了三四千块钱。

  我简直听得心惊,忍不住想要离开牌桌。表姨笑着把我推回牌桌,“怎么?北京来的大记者不愿意流通下两地的钱?”

  用眼神向父母求援,他俩似乎也心照不宣地一言不发,看着我被按回了牌局。闷热安静的氛围里,时间过得好快,几个小时过去,我两眼昏花,表姐和姑姑越战越勇,我忍不住又一次撤退。

  爸爸过来看了看我理得乱七八糟的牌局,笑我,“打个牌而已,比你写稿子还难吗?”

  一团哄笑声中,我默默离开了牌局。过去的那几个小时,大家你来我往地出牌,似乎并没有交流什么,除了让我一身冷汗生怕点炮以外,我对在外地工作的表姐和姑姑也未得到更多了解。

  我默默地生着闷气,直到妈妈一声大喊,“XX(我父亲的名字),快点抢红包,XXX包了个大的。”

  牌局停下,父亲飞速拿出手机,点击红包,之后再心满意足地抽牌。

  一整个晚上过去,他和母亲交替抢红包,还和表姐讨论起了在WiFi和4G环境下,哪种抢红包更快。

  夜深,我终于忍不住,朝父母抱怨起来,“过年,就是让你俩抢红包打麻将的吗?”

  我有一肚子委屈要说,“你们抢红包能抢出金山银山吗?”

  “你们天天打麻将有意思吗?儿子千里迢迢回来,就是为了看你们打麻将的吗?奶奶爷爷除了烤火就是给你们煮饭,你们麻将打过瘾了,奶奶爷爷呢?”

  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年味儿在这座小城飞速地蒸发。茶楼是最热闹的地方,哪怕过年也是满座。几个朋友聚到一起,却被一家又一家满座的茶楼活活赶到了麦当劳。一家人好不容易去农家乐玩,3车人一下车就挤进逼仄的茶室,一桌一桌的麻将声此起彼伏。农家乐偌大的园子里,只有我和差了20岁的小表弟,面面相觑。

  高速发展的电子产品和交通,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却也拉远了人与人的距离。妈妈后来和我谈心,“一家人不打麻将做些什么呢?”她已经越来越不爱和亲人“摆龙门阵”了,似乎说什么问什么都尴尬。“哪个愿意摆这些私事嘛,大过年的,就图个开心热闹。”是啊,人与人都像隔了层纱,只有在过年时的各色牌局上,能消解一些平日很少联系的远房亲戚相见的尴尬,用一个又一个“清一色”“自摸”让牌桌欢声笑语,拉近着彼此的距离。

  不止大人,我甚至觉得,人与人之间,越走越远,人生的轨迹分叉,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交流都成了奢侈品。我曾试着和几个埋头打游戏的表弟在麻将吵闹的间隙里聊天,试着问他们的学业、生活甚至是谈恋爱的情况,却只换来几个间或的“嗯”“啊”“没有哦”。

  好像,也只有麻将、微信红包还能把大家连在一起。我默默地在那个同龄亲人的微信群里发了一个拼手速红包,几秒钟后,微信提示,“你的红包已被领取完毕”。

  在大银幕下看到的老家

  我是在8年前从通化来到北京的。那时,这个吉林南部城市有两家电影院:“长白山”和“东方红”。它们构成了当时通化市居民的主要文化生活场所。

  小时候,我们这些小朋友手牵手走过红旗桥,跨过浑江,就能到长白山剧场。那里的座椅是木质的,很硬,坐起来很不舒服。剧场只有一个上下两层的大厅。在我小学高年级时,更新的“东方红”剧场抢了“长白山”的客源,那里的红色座椅坐上去软软的,我们更喜欢。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的头十年,我与通化寸步不离。在我的视角里,这座城市近20年里变化不大。唯一称得上变化的,可说是“国际大品牌”肯德基入驻通化,常常人满为患。而这些电影院在我们生活中的痕迹越发淡了。

  等上了大学,我阴差阳错学了电影艺术,才正儿八经去“院线”观影。刚上大学时,同学喜欢交流彼此的家乡。那时,除了葡萄酒和医药城,我觉得通化没什么可说。

  而后,离开日久,我才更有兴趣去了解我的家乡。原来东方红剧场的主营业务一直是二人转。原来通化还曾是伪满洲国的“首都”。

分享到:
责任编辑:姚思思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高端住宅走出独立行情:“90后”买家占比达三成
  2. 2最新!百强房企销售下滑,近7成未拿地
  3. 3自然资源部发文 高库存区域供地暂停 哪些城市受影响?
  4. 4今年武汉线上房展会新增“旧房换新房”专区
  5. 5武汉公积金政策调整!事关商转公、异地贷!
  6. 6部分城市国资“下场”收旧房
  7. 7约60城已阶段性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有银行甚至表示最低可降至3.1%
  8. 8武汉公积金迎来重磅利好!贷款额度上浮20%
  9. 9前两月全国宅地成交下降近两成,但一二线城市逆势上涨四成
  10. 10名单公布!你住的小区上榜了吗?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