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武汉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国内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综合管廊建设面临融资难: PPP模式参与度低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武汉房掌柜  2016-06-22 10:24:16
[摘要]经济下行压力不减,中国政府正在寻找新的“投资抓手”。 住建部网站消息,6月17日住建部召开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电视电话会议,部长陈政高出席会议并部署相关工作,确保完成年初确定的2000公里地下综合管廊 ...

  “地下综合管廊的需求很明显,但是建造、运营企业议价能力弱,现在管廊项目很难形成收益。”前述券商投行人士建议称,“应该由地方政府发行企业债解决,而非通过城投公司发行企业债的方式解决。”

  PPP项目较少

  在17日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住建部部长陈政高表示,(要)大力推广PPP模式,推进体制、管理、融资渠道创新。

  长期从事PPP业务的大岳咨询总经理金永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由于民营企业进入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存在几个难题,现存的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比较少。

  具体而言,社会资本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项目收益不高、实现收益的周期较长、投资金额巨大。“民营企业与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对接的点比较少,但如果项目设计合理也能成为好项目。”金永祥表示。

  一位曾参与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招投标的浙江民营企业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刚刚起步,运作体制和管理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项目本身的收益还很难覆盖成本,还需要政府的财政补助。

  目前来看,一些地方已在推行地下综合管廊PPP试点,如吉林省四平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该项目公司由当地平台公司和社会资本方共同出资建立,收益结构为“使用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贴”。

  “社会资本对参与城市地下管廊建设热情非常高,需要的是地方性的制度设计和实施细则,同时理顺各方利益机制。”金永祥表示,“入廊管线单位应向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营单位交纳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否则将会影响PPP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建设。”

  也有业内人士建议,考虑到国内地下综合管廊实际运营经验较少,未来入廊管线单位收费情况并不明确,也可以考虑采取政府付费方式向项目公司购买地下综合管廊服务,保证项目公司合理收益,提高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


分享到:
责任编辑:万婉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高端住宅走出独立行情:“90后”买家占比达三成
  2. 2最新!百强房企销售下滑,近7成未拿地
  3. 3自然资源部发文 高库存区域供地暂停 哪些城市受影响?
  4. 4今年武汉线上房展会新增“旧房换新房”专区
  5. 5武汉公积金政策调整!事关商转公、异地贷!
  6. 6部分城市国资“下场”收旧房
  7. 7约60城已阶段性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有银行甚至表示最低可降至3.1%
  8. 8武汉公积金迎来重磅利好!贷款额度上浮20%
  9. 9前两月全国宅地成交下降近两成,但一二线城市逆势上涨四成
  10. 10名单公布!你住的小区上榜了吗?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