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武汉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谢逸枫:地方调控不能太任性 政策文件不可轻易撤消

来源:房掌柜  整理 武汉房掌柜  2020-04-21 09:37:55
[摘要]过去4个月中国楼市调控最大的问题不是放松,是放松楼市控政策文件下发之后,一日或三日内就被撤消。

  过去4个月中国楼市调控最大的问题不是放松,是放松楼市控政策文件下发之后,一日或三日内就被撤消。2020年4月10日的山东青岛市发文放松限购与调整限售年限,三日不到就撤销放松文件,暂按原政策执行。这就是所谓的示范效应较强,还是地方任性调控。目前各地放松的调控政策,即没有触碰政策底线,更没有违背‘房住不炒’大原则底线。

  按照放松限购、限贷、取消限售限价、下调房贷(不限购城市)首付、公积金贷款的调控政策“一日或三日游”城市来看,去年7月20日的开封、12月的衡阳、2020年2月21日的驻马店、2月24日的浙商银行首付2成(不限购城市)、3月3日的广州、3月12日的宝鸡、3月17日的济南、3月24日的海宁、4月10日的青岛。

  青岛成为第八个楼市松绑政策撤销文件的城市。短期来看,房地产放松政策收回的基本原因,不是微调力度过大,与所谓的刺激市场而非稳定市场的政策没有任何关系。另外是房地产政策能够落地的前提条件,与救企还是救市,也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同时与所谓的房住不炒底线没有关系的。根本的原因,都是因为地方调控太任性,有权任性,朝令夕改。

  地方调控不能太任性,不能太随意,楼市调控放松文件不可动不动就撤消,或者是收回放松楼市调控的文件。如此朝令夕改,这是非常不严谨的。一方面是非常不利稳定房地产市场,更加不利于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是不仅削弱了楼市调控的影响力,也削弱了出调控政策的公信力、权威性,会让市场失去信任的。因此,地方应该出放松政策之前就应该做好调研或调查,不应该发出了,舆论一质疑就撤消文件。

  事实上是户籍、人才政策成为房地产政策调控放松的一窗口,准确的是一个工具。2020年一季度超过50城发布人才引进政策,放宽落户和购房要求是“标配”。人才引入应更多地与产业政策挂钩,同时应加强人才流动的政策衔接,完善劳动力资源流动的市场环境。4月9日,国家文件就是表示,要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探索推动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

  自3月,深圳、广州、天津、西安、苏州、上海等20多个城市发布人才引入政策。其中,大部分城市放宽对学历型人才的落户限制及购房限制。另外是4月1日的杭州、三亚,4月2日的沈阳,4月8日的南京,天津。之前的广州黄埔、南沙、花都、番禺、白云区,广东江门等亦相继出台人才政策,并给出购买首套房方面的支持政策等。

  关键是放松限购、限贷、公积金贷款首付的调控政策,是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行为,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措施。没有违反任何的法律、法规,这是取消不适合房地产市场发展需要的管制政策,是回归市场化的最好必须。为什么就要撤消放松调控政策的文件,为什么不直接取消掉不符合经济、房地产市场发展需要的政策。

  如果按照4月7日的金融委会议的明确要求,放松和取消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管制,这就是告诉地方赶快砍掉楼市的限购、限贷、限售、限价、限签、限离、限商、限企等“八限”管制政策。意味着不适应当前经济、房地产市场发展需要的管制政策,应该现在取消和放开,因为不发挥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符合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老是用行政命令决定着供需关系、价格,不是由市场决定供需关系、价格,结果就是导致扭曲市场供需关系,价格丧失市场信号。其一是分批收回之前实施限制楼市的限购、限贷、限售、限价、限签、限离、限商、限企等“八限”管制政策。其二是全部取消限制土地市场的限地价、限摇号、限房价、限现房销售、限销售对象、限自持、限竞配建、限租赁等“八限”管制政策,加大商品住宅土地供应量。

  其三是下调房地产项目资本金比例与房贷首付、利率,放开房地产金融市场管制。其四是免减房地产税费,不是加税费。这些管制、调控政策,已经严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扭曲市供需关系。如果不取消或放开管制的经济、房地产市场的限制性政策,无法激发房地产、经济活力。道理简单,管制多了,市场会失去活力。可能外资进入中国已经是不可避免,应该及时准备好。

  按照4月7口,金融委召开第二十五次会议强调,第一是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第二是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不断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放松和取消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管制,提升市场活跃度。说明要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就必须把管制房地产市场的限制政策取消,把限制投资的政策取消或放松。

  后疫情时期,如果要刺激经济复苏,拉动投资与刺激消费及增加财税收入,实现保增长、保企业、稳就业的目标。那么,现在就应该立刻放开与取消管制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取消或放松不合理的违反市场、不适应发展需要的政策。况且一季度的经济都可能是负增长,房地产下行过快,严重影响到经济复苏、企业复苏,个人就业。目前我国中小银行数量达4000多家,资产总额占整个银行体系的四分之一,是国家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一是释放需求。把“一刀切”的各种限制性、管制房地产市场政策取消,实行因地制宜的方针。全部取消限价、限签、限摇号政策,让价格回归市场。全部取消限离、限商、限售政策,让婚姻、投资自由,让市场作主。放开或调整限购、限贷、限企政策,允许有条件的人、企业可以财务、改善生活的自由买房。二线与二线以下城市全面放开落户限制,鼓励他们在城市定居并购买住房。

  其二是刺激需求。支持首套刚需、二套改善、三套保值增值的合理需求,放宽限制政策,快速去库存。首套与二套贷款首付、利率下降。免减税费,下降购房成本。财政补帖买房,保护首套的购房者。人才、抗疫一线医护买房补帖与帖息。允许第三套房贷款,首付七成。取消棚改货币化安置一刀切,允许有条件有资金的地方实施棚改货币化安置。

  其三是激活土地市场:取消限制土地市场发展的管制调控、政策,避免地方资金链破裂,债务放大,增加财政收入。取消土地限价、限房价、限摇号、限自持、限租赁、限配建、限户型的限制政策。2.地方取消新出让的土地上建设商品房现售的试点。3.下调土地出让保证金的比例。否则土地市场的不健康,会传到房地产市场上。

  其四是拉动投资与消费:调整管制房地产投资的政策,拉动投资需求,稳定经济。1.下调房地产项目资本金比例。2.放开房地产企业融资贷款渠道,银行、股市、债市、信托、基金、保险等渠道。3.房地产投资基金(REITs)。4.下降商品房预售条件、放松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这样才能够把57个相关产业的生产、供应、消费、投资的链条运转起来。

  来源:房信网


分享到:
责任编辑:王新娴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高端住宅走出独立行情:“90后”买家占比达三成
  2. 2最新!百强房企销售下滑,近7成未拿地
  3. 3自然资源部发文 高库存区域供地暂停 哪些城市受影响?
  4. 4今年武汉线上房展会新增“旧房换新房”专区
  5. 5武汉公积金政策调整!事关商转公、异地贷!
  6. 6部分城市国资“下场”收旧房
  7. 7约60城已阶段性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有银行甚至表示最低可降至3.1%
  8. 8武汉公积金迎来重磅利好!贷款额度上浮20%
  9. 9前两月全国宅地成交下降近两成,但一二线城市逆势上涨四成
  10. 10名单公布!你住的小区上榜了吗?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