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武汉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武汉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一边高呼“剁手”一边不停下单 八成疯狂购物者存在情绪问题

来源:楚天都市报  郑晶晶 武汉房掌柜  2017-11-16 08:46:09
[摘要]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剁手族”们一边高呼要“剁手”,一边又充满战斗力地下单,其中不乏一些为了买而买、不考虑实用价值、不计后果消费的疯狂购物者,有的还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生活。 近日,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人 ...

m_dsb20171116bJianKang%20FengMian_1.jpg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剁手族”们一边高呼要“剁手”,一边又充满战斗力地下单,其中不乏一些为了买而买、不考虑实用价值、不计后果消费的疯狂购物者,有的还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生活。

  近日,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和精神卫生专家,专家们均表示,疯狂的“剁手族”,八成以上存在情绪问题,需要引起人们重视。

  女孩失恋后冲动消费

  竟患有双相情感障碍

  24岁的小美(化名)家住武汉周边城区,父母靠务农为生,她毕业后一直零零散散地打工,收入仅够日常花销,也没什么积蓄。

  两年前,她和相恋多年的男友分手后,工作也辞了,一直呆在家里。闲来无事她迷上网购,不管是七夕、双十一、双十二,只要有促销她就买,前后花了好几万元,买了不少衣服,全部用信用卡付款,没有钱就让父母帮她还信用卡。刚开始父母以为她心情不好,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还是忍痛帮女儿还了钱。后来发现她买来的衣服也不常穿,全部堆在家里,且还在不断地买衣服,在父母的劝说下,小美收敛了一段时间。

  可几个月前,她一次外出逛街时看见一枚漂亮的宝石戒指,售价两万多,她几乎没有犹豫地立即刷卡付钱买了下来,父母得知后,询问她如何还钱,她表示,“买的时候感觉挺好的,也没考虑那么多。”父母觉得不对劲儿,赶紧带其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找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杨灿博士求诊。

  经综合评估,杨灿博士诊断其患上双相情感障碍,这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精神疾病。这类患者可能出现疯狂购物、不计后果消费的行为。她推测,小美患病是由其失恋加上个性原因等多因素造成。目前,经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小美的情况得到了控制,以后还要坚持治疗。

  白领一天狂买20件衣服

  原是工作压力大致躁狂

  35岁的白领陈女士是名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月入两万左右,在同事眼中阳光而积极。从去年开始,丈夫刘先生就发现原本很会理财的陈女士有些变化,变得特别爱购物,从衣服、日用品、家居用品到电子产品,只要看中了立即买下来,好几次都是一天之内花万元左右,而此前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去年“双十一”当天,陈女士一口气给自己买了20件衣服,花了近2万元,还有不少跟自己衣橱里的同款。

  当刘先生询问陈女士为什么买这么多时,她表示,“自己觉得需要就买了,事后想想也觉得有些多,但当时根本忍不住。”刘先生觉得妻子有些不对劲,在丈夫的建议下,陈女士来到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进行咨询。

  该中心心理创伤科主任张红在与陈女士交谈中了解到,去年上半年,陈女士因升职导致工作压力变大了许多,因性格要强不愿意跟亲友袒露心声,陈女士便通过疯狂购物来减压。经综合评估,张红主任诊断其患上轻躁狂,即躁狂症的轻度症状,主要表现在无法控制的购物冲动上,这属于精神疾病。经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和门诊心理干预,陈女士的情绪稳定了不少,未来还需坚持治疗巩固效果。

  对购物行为失去控制时

  可能患上冲动控制障碍

  “剁手族”那么多,个个都有心理问题吗?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杨灿博士表示并非如此。

  她介绍,“双十一”的“剁手族”们有几种类型,第一种人的心理,是因为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双十一是大众购物狂欢的节日,大家觉得过节总要干点什么,因此通过买东西来增加过节的仪式感;第二种人是有从众心理,认为大家都买了,自己也要买,因此可能买了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第三种人的心态是“一个便宜三个爱”,买着买着,又想凑优惠金额,于是就可能买了很多没用的东西;第四种人比较习惯在虚拟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不习惯在现实世界的沟通和交流,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程度又够不上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太好、跟外界现实交流很少导致,这类人“双十一”可能在网上会买非常多东西,顺便买一些不实用的或者用不上的东西;第五种人,很多人是情绪不好、心情出问题了导致疯狂“买买买”,比如受委屈了、有不顺心的事情、跟家里人闹矛盾、失恋等,但又没有达到抑郁症、躁狂症、强迫症等程度,就想找个发泄途径,如果碰到“双十一”,通过“买买买”,感觉注意力好像转移了,情绪也得到发泄了,买了东西后感觉内心得到了补偿,心情好多了,这类人也常会买一些没太多用处的东西。

  杨灿博士表示,“剁手族”们将购物当成宣泄情绪的方式可以,但要有度,即购物在一个可控范围内,不是太影响其生活和太超出其经济能力。若一些“剁手族”无法抵抗购买冲动,对购物行为失去控制,且持续性的购物行为已经远超出其实际经济承受能力,对其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造成巨大影响时,这就是“冲动控制障碍”了,这是一种心理问题,得治。

  那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可能成为疯狂“剁手族”?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创伤科主任张红表示,“购物冲动控制障碍”可以由多种因素引发,如家庭对情绪表达的过分压抑,应激事件,经历生活环境或身份、角色的变动等带来压力显著增加等。具有这种倾向的个体,通常过分追求完美,对自身的价值评价很敏感,内心深处缺乏被认可的感受,渴望来自他人和社会的认可。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现实生活中,因为“购物冲动控制障碍”去就医的人并不多。不少心理专家表示,倒是一些强迫症、躁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的患者,在就医时,医生通过心理咨询,发现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过疯狂购物、不计后果消费的行为,以应对其内心的失落感。

  疯狂购物多有情绪问题

  学会自我调节非常重要

  得了购物冲动控制障碍该如何治疗?杨灿博士表示,有疯狂购物行为的人年轻人占多数,因疯狂购物行为来找其就医的人中,八成以上都存在情绪问题,这些情绪问题的诱因可能有: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太好、压力大、有不顺心的事情、受了委屈、跟家里人闹矛盾、失恋、失业等。因此,对待这类人群,首先应该找出其购物背后的原因,然后再探究解决方法。

  对此,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创伤科主任张红也表示赞同,她说,冲动控制障碍,其实就是情绪无法处理的一种表现,男性与女性都容易出现冲动控制障碍,只不过男性更容易表现在对赌博、上网等的依赖上,而女性更容易表现在对购物、饮食等的依赖上。

  “其实,从深层次原因上探究,这些问题大都跟情感的缺失有关。”张红主任表示,如今网络使用频繁,方便了人们生活,但也使得人们的社交圈和活动圈随之减少,人际间情感交流的减少可让人们的孤独和空虚感增加,如遇外界刺激,就可能试图通过网络购物去宣泄压力、安抚难受的情绪,“然而,疯狂购物产生的满足感往往只能持续一时,情感的缺失还是未真正得到满足,因此这种情况会循环往复。”

  如何避免成为疯狂的“剁手族”?张红主任建议,首先要学会时常关注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的需求,可以通过多跟亲友交流来让情感得到表达和关照,让压力得到释放,也可以时常静下来“自我整理一下”,了解自己的压力所在;其次,学会更多自我调节的方法,当有压力时,不要单纯通过上网购物来宣泄情绪,可以通过培养旅行、运动、园艺、瑜伽等爱好,来帮助自己缓解压力、释放情绪,并加强日常生活中的情感的表达和交流。

  同时,张红主任也表示,当市民自己无法处理“购物冲动控制障碍”等问题时,应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向专业人员求诊。近几年来,因冲动控制障碍到该中心就诊的市民逐年增加,“此类患者,内心想去解决问题的愿望越强,治疗效果也会越好。冲动控制障碍患者,如通过正规系统的药物治疗加上心理疏导,是可以达到对病情的控制甚至临床治愈的。”


分享到:
责任编辑:蒋玲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高端住宅走出独立行情:“90后”买家占比达三成
  2. 2最新!百强房企销售下滑,近7成未拿地
  3. 3自然资源部发文 高库存区域供地暂停 哪些城市受影响?
  4. 4今年武汉线上房展会新增“旧房换新房”专区
  5. 5武汉公积金政策调整!事关商转公、异地贷!
  6. 6部分城市国资“下场”收旧房
  7. 7约60城已阶段性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有银行甚至表示最低可降至3.1%
  8. 8武汉公积金迎来重磅利好!贷款额度上浮20%
  9. 9前两月全国宅地成交下降近两成,但一二线城市逆势上涨四成
  10. 10名单公布!你住的小区上榜了吗?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