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武汉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武汉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经营连年亏损餐饮企业不愿涉足 江城“舌头上的养老”遭遇窘境

来源:房掌柜  整理 武汉房掌柜  2018-06-21 08:09:06
[摘要]下个楼就能吃上饭菜品种丰富,价格经济实惠的食堂,现在武汉不少社区里的老年人,都享受到了这一便民利民的服务。 但社区老人食堂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亏损成为多数老年食堂的常态,即使有政府补贴也不能覆 ...

  下个楼就能吃上饭菜品种丰富,价格经济实惠的食堂,现在武汉不少社区里的老年人,都享受到了这一便民利民的服务。

  但社区老人食堂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亏损成为多数老年食堂的常态,即使有政府补贴也不能覆盖成本,还有的社区希望设立老年食堂,却遇上选址难的问题……“舌尖上的养老”,目前走得并不顺畅。

pub_CB20180621180025735079.JPG

  不亏损的老人食堂凤毛麟角

  周一中午11时20分,武汉市武昌区杨园街电力新村社区道能幸福食堂。离规定的开放时间还有10分钟,打菜的窗口前就已排有二三十位老人在排队等候就餐。

  西红柿炒鸡蛋、炸刁子鱼、木耳肉丸、海带排骨汤……28道菜在全透明厨房前一一排列。时间一到,73岁的赵爹爹选择了两条炸鱼加两勺橄榄菜肉末,刷卡11元,打上免费的半碗米饭和稀饭,成为当天食堂午餐中第一个用餐的老人。

  工作人员介绍,尽管赵爹爹刷卡显示为11元,但是按照老年人专享的“充值300元送200元”的优惠方式来折算,相当于只付了6.6元。“街坊们和我都喜欢来这里吃,味道好、方便,还很便宜。”赵爹爹心里也有本账:如果三餐全部在食堂用餐,一天总共花费不到15元钱。

  作为武汉第一家开设在社区的专门老人食堂,电力新村社区道能幸福食堂从2013年开设至今已有5年多时间。该食堂品牌也在武汉本地不断发展,目前已有9家店。“开到哪个社区,哪个社区的老年人都欢迎得很。”食堂创办者曾少峰说。

  不过,曾少峰也坦承,9家店中除了电力新村店和硚口区发展社区店,其他店基本处于亏损状态,“比如黄鹤楼街道幸福食堂,由于处在上坡地带,天晴的时候人就多点,下雨雪时就很少人去。再加上流动人口多,目前情况很不理想。”

  他算了一笔账:一家店的主要成本为人工、原材料和水电煤房租三大块。人工成本是最主要的。如电力新村店,光人工成本每月就2.4万元,加上其他开销算下来,每天就餐者刷卡额达到2500元才能保本。

  “现在的情况已经比之前要好了,前几年都是靠我原来的企业在‘输血’。”曾少峰说,据他了解,武汉的社区老人食堂,八成以上都处于亏损状态。

  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中央食堂,是今年2月28日正式开业的,负责人杜经理介绍,到目前为止,该食堂月均亏损两万多元。

pub_CB20180621180028110055.JPG

  江城较为知名的养老企业侨亚集团,举办的社区老人食堂目前也难以摆脱亏损的现实。该集团社区业务负责人介绍,侨亚集团目前在全武汉开办了32家老人食堂,规模不一,但只有5家店实现盈亏平衡。

  财政补贴仅能弥补部分费用

  为社区老人食堂提供补贴,让更多老人享受实惠与便利,武汉各个区为此也提供了专门的补贴。记者了解到,仅在武汉市江汉区,每年就向老人食堂提供超过200万元的补贴资金。武汉市民政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武汉地区共有114家老人食堂,享受到区级政府部门提供的财政补贴。

  但相对于社区食堂运营所需费用来说,政府补贴并不能覆盖其运营缺口。

  武汉市硚口区汉水桥街仁寿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是养老机构侨亚集团开设的32家社区老人食堂之一。负责人小苏透露,开业一年多来,该店高峰期三餐加在一起每天100多人就餐,而天气炎热时每天只有五六十人进餐。但一个店面里需要6个固定工作人员、2个流动顶班人员,“食堂补贴6万元,社会运营补贴6万元,每年政府部门总共补贴我们12万元,这个钱尚不够发人员工资。”她说,如果人员工资能够覆盖,该店就能盈亏平衡。

  曾少峰介绍,道能幸福食堂在多个区都有布点,但每个区的补贴措施和额度并不一样,甚至每个年度都有不同。“比如电力新村社区店今年还未接到补贴,以往则会有数万元的补贴。上周交了黄鹤楼街的店两年的电费十几万元,这一费用也未减免。”他说。

  武汉市民政部门相关人士认为,未来会有更多的社区建立老人食堂,服务的对象也会越来越广泛。而目前财政资金补贴总额则相对固定,如果单纯依靠补贴来弥补运营亏空,难以让老人食堂持续健康发展。

pub_CB20180621180024735037.JPG

  社区老人食堂,让不少老年人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一些没有老人食堂的社区,也在积极申请设立。但设立老人食堂,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此前,武昌区徐家棚街水岸星城社区也筹建过社区老人食堂。物业负责人介绍,该小区甚至投入了几十万元,厨房要用的蒸饭盒、橱柜、货架、餐桌等都备好了,但项目还是终止了。原因有多方面,包括部分居民担忧食堂产生油烟等而反对;选址的房屋需要重新改建;餐饮企业也不愿“接条”市场前景较差的老人食堂行业等等。

  如何破解老人食堂“难题”,有社区做了有益探索

  在百步亭社区景兰苑居委会,这里的爱心餐吧已经运营了5年。20多名志愿者都是社区的居民。64岁的陈师傅是江岸车辆厂的退休职工,儿孙都不要自己操心,没有其他负担的他就发挥起自己会做菜的特长,为老人们服务。和陈师傅一样的志愿者们,一周分成六到七班,每天由一名“主厨”,两位“帮工”组成做饭专班,菜谱每天都会根据老人的口味和健康要求更换,所有志愿者都办理了健康证,接受食药监部门的监督。

  爱心餐吧一顿饭的收费是8元,5年来基本实现了盈亏平衡,原因就在于食材的费用几乎是唯一的成本支出。每天早上7点不到,社区残疾专干张晖就会骑着电动车到附近菜场采购,不仅要保证8点半之前把新鲜的菜带回来,还要尽量和摊主多还价,保证物美价廉。餐吧的门面是社区工作用房,水电是社区工作用电,只有煤气需要定时更换。

pub_CB20180621180027376009.JPG

  景兰苑居委会负责人把这种模式称为“互助式养老”,年龄相对较低的居民,为社区里的高龄老人和残疾人服务,到他们年龄渐长,需要照顾的时候,社区又会有新的志愿者顶上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方式,保证了志愿服务的持久生命力。

  在仁寿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食堂的一面墙还摆了两个小货架,上面陈列着米、面、油、卫生纸、洗衣液等生活用品。该食堂平价售卖生活用品,利润用于食堂运营。

  而青山区普仁医院在该区117社区举办的老人食堂“社区好味到”,也采用过年节时销售炸肉圆等时令菜品的方式,弥补运营的亏损。“尽管我们并不指望社区食堂赚钱,但也希望通过努力,让食堂良性运转,服务更多居民。”食堂负责人王俊杰说。楚天都市报讯(记者周萍英 陈倩 刘利鹏 实习生韦媛)


分享到:
责任编辑:郑李芳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武汉公积金迎来重磅利好!贷款额度上浮20%
  2. 2前两月全国宅地成交下降近两成,但一二线城市逆势上涨四成
  3. 3名单公布!你住的小区上榜了吗?
  4. 4又现开盘日光!4月预计5个纯新盘待入市
  5. 52月70城房价出炉
  6. 6湖北高企百强,约三成来自光谷
  7. 7重磅!李强总理首份政府工作报告定调房地产
  8. 8事关住房保障!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声
  9. 9湖北自贸区“扩容” 武汉首个,正式挂牌!
  10. 10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将又增一座!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